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我院教师获批两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供稿:外国语学院  编辑:王喆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共有237个项目入选,其中重点项目16项,一般项目219项。我院共获立项2项,其中姜爱红教授获重点项目资助,徐嘉副教授获一般项目资助。

ed090d002ff95af9d325bc89fb8d74a.jpg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让世界了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中国话语研究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以外国文学和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和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搭建学科平台,推进翻译队伍建设,并取得可喜成绩。学院将继续加强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引导和服务,发挥学术界与翻译界的联动作用,把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推介出去,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项目简介:

姜爱红教授申报的《中国哲学十五讲》德译本,选取孔子、老子、庄子、朱熹、王阳明等十五位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他们的哲学体系做了整体性的阐发。作者从每一位哲学家思想体系的基本问题出发,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揭示其思想理路和内在结构。该书以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为基本依归,其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以及对哲学家思想路径的深入挖掘,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极具启发意义。该书的译介出版,有助于德语国家学者了解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同时也能修正国外汉学家对中国哲学阐释的局限和误读,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呈现中国哲学的精髓和真谛,阐明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从而有效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徐嘉副教授申报的《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英译本讨论了具有千年传统的景德镇民窑业的变迁,呈现出由手工业向机械工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化过程的景德镇陶瓷业的现状,以及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的一系列变迁。该译著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已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出版社规划列为亚洲研究系列的重要专著,计划将在全球进行重点学术推广。该书的成功译介不仅有利于宣传我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成果和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也为译者与国外学术出版社商讨其他中国学术专著的译介提供了范例,将继续推动我国的优秀学术著作走向世界。

项目主持人简介:

姜爱红,外国语学院教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德语文学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编著2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多项。主要研究领域:德语表现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文学与文化关系。

徐嘉,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英国肯特大学、英国莎士比亚学院访问学者,出版专著1部、译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要研究领域:莎士比亚戏剧,文学翻译。

(审核:杨晖、李京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