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热烈祝贺我院姚裕贵教授团队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16

  

  

  2019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由韩正副总理主持大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亲自为获奖代表颁奖。随后,李克强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本次大会共评选出 278 个项目和 7 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 人;国家自然科学奖 38 项: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7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67 项: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63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73 项:特等奖 2 项,一等奖 23 项(含创新团队 3 项),二等奖 148 项。

  

  姚裕贵教授在人民大会堂受奖

  在此次奖励大会上,由我院姚裕贵教授、刘铖铖研究员和冯万祥副教授完成的“固体材料中贝里相位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奖是2018年度自然科学奖物理天文组唯一的二等奖,姚裕贵教授也被选为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上台接受颁奖。

  
 获奖项目成员:姚裕贵(中)、刘铖铖(左)、冯万祥(右)

  该项目率先将第一性原理方法用于研究反常霍尔效应,指出了反常霍尔效应的內禀机制的重要性,该结果颠覆了传统认识,并被实验所证实。此外项目还首次指出硅(锗、锡)烯是二维拓扑绝缘体,所提出的相关理论模型被冠名。项目同时还发展了拓扑不变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该项目的实施加深了人们对真实材料中新奇量子输运现象和拓扑态的认识,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人物介绍】

  姚裕贵,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物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南开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其后分别获得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光学硕士学位(1995)和力学所的力学博士学位(1999)。1999-2003年先后在中科院物理所、Texas大学Austin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11年物理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11年底调到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工作。姚裕贵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计算物理研究,在反常霍尔效应、硅烯、石墨烯、拓扑材料与物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国际上有重要影响,被诺贝尔奖得主Geim、美国科学院院士Vanderbilt、Kane和张首晟等教授广泛引用;关于反常输运的部分成果进了教科书,硅烯研究中提出的理论模型被冠名。姚裕贵至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包括 Phy. Rev. Lett.(22篇),自然子刊(4篇)等),总引用约10000次,单篇最高引用超过1000次,H-index="44。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入选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2014年度“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和2016年度“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017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刘铖铖,男,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并于同年8月入职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物理学院。一直从事计算物理与凝聚态理论研究,主要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结合各种理论解析方法研究真实材料的电子结构,重点关注由体系波函数的非平庸拓扑所导致的各种新奇拓扑量子态。截止2018年12月已发表SCI论文34篇,包括Phys. Rev. Lett. 8篇,Phys. Rev. B 11 篇,NJP 3 篇,Nat. Mater.、Nat. Commun.、Adv. Mater.、Nano Lett、ACS Nano和综述Prog. Mater. Sci.(IF=31.140)各1篇。这些工作具有广泛的影响,共被SCI他引3465次,其中7篇文章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所有文章列表见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K-8506-2014]。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一篇Phys. Rev. Lett. 和一篇Phys. Rev. B SCI 他引分别为1104次和582次,这引发了硅烯、锗烯等领域的研究热潮。部分结果收录于日本东北大学Z. F. Ezawa 教授的专著《Quantum Hall Effects》的第三版,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被命名为Liu-Yao-Feng-Ezawa (LYFE)模型。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2),并获“the runner-up 2018 New Journal of Physics Early Career Award”。

  冯万祥,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物理学院副教授。2002年至2009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做访问研究。2012年7月进入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物理学院工作,并于12月入选了2012年度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15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任职期间曾到台湾大学物理系做访问研究,2017年5月起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做洪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凝聚态物理,在发展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同时,也关注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些新奇现象,例如三维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自旋/能谷霍尔效应和磁光效应等。目前已经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1篇Nature Physics、5篇Phys. Rev. Lett.、 8篇Phys. Rev. B、 1篇Comp. Phys. Comm.和2篇邀请综述论文。截止2019年1月,所有文章被他引4000余次,h-index为16。工作至今,作为负责人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目前是Nat. Commun.、Phys. Rev. Lett.、Phys. Rev. B、Appl. Phys. Lett.等20余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主流期刊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