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物质与粗粒化方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9

邀请人:

报告人:

时间: 2015-05-29

地点:

主讲人简介:

物理学院“博约学术沙龙”系列报告
(总第 104 期)

时  间:   2015年5月28日(星期4)下午4:10
地  点:   中心教学楼610
报告一:博士生报告 时间:16:10-16:40
题  目:软物质与粗粒化方法
报告人:孙俊君                指导老师: 范天佑,姚裕贵
摘要:在诺贝尔奖授奖会上,P. G. de Gennes以“软物质” (Soft matter)为演讲题目,用“软物质”一词概括复杂液体等一类物质。从此软物质这个词逐步取代“复杂流体”,开始推动一门跨越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学科的交叉学科的发展。研究粒子运动的计算物理方法主要有Monte Carlo 模拟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在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解决软物质问题时遇到了跨尺度问题,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挑战性的课题。由于组成软物质的单元尺度介于原子大小和宏观尺寸之间(例如几十nm 到μm 量级), 可以应用粗粒模型而略去原子尺寸的细致结构。因此,粗粒化方法(CG)提供了一种跨尺度模拟的方法,有效地将微观、介观和宏观不同尺度的模拟结合起来,从而为软物质模拟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报告二:博士生报告 时间:16:40-17:10
题  目:LaAlO3/SrTiO3系统界面导电机理的研究
报告人: 刘畅                  指导老师: 姚裕贵
摘要: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两种绝缘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LaAlO3与SrTiO3材料的界面处,出现了导电性较好的准二维电子系统。这种反常的界面导电性为自旋电子学、光电子学等方向新型器件的制造铺平了道路。然而,虽然这种界面效应引发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与讨论,但对其形成的机理的研究却始终无法得出统一的结论。本文对这种界面准二维电子系统多种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联系方式:物理学院办公室(68913163)
更多信息请关注物理学院网站physics.mylp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