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羟基酸包覆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8

邀请人:

报告人:

时间: 2015-12-18

地点:

主讲人简介:

物理学院“博约学术沙龙”系列报告
(总第 109期)

时  间:   2015年12月17日(星期4)下午3:00
地  点:   中心教学楼610
报告一:博士生报告 时间:15:10-15:40
题  目:羟基酸包覆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质
报告人:    杨燊               指导老师: 邹炳锁
摘要:
TiO2 nanoparticles coated with carboxylic acid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hydrolysis of TiCl4 in the presense of stearic acid(SA) or methacrylic acid(MAA).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terials was determined using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 The carboxyl binded in surface of TiO2 nanoparticles could promote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and induce electron-phonon interactions. It caused self-trapped exciton formation. This self-trapped state caused th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and luminescence of TiO2 nanoparticles in room temperature. Compared with bare TiO2, TiO2 coated with carboxylic acid had narrowed energy band gap. The length of surfactant’s chain could also be used to control the life and relaxation process of photo-generated excitons, which produced different physical properties. It could help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TiO2 in photoelectric devices.

报告二:博士生报告 时间:15:40-16:10
题  目:直接感应式静电测试装置及其实现
报告人:孙静                   指导老师: 彭祖林
摘要:
本文研究了利用直接感应式原理设计的非接触式静电探测装置。其功能为探测带电体电位(探头与带电体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及其附近的电场强度。文章主要包括非接触式静电探测装置的设计原理、硬件部分的电路设计、软件部分的电路设计及编程、探测装置的调试与测试试验。
首先介绍了关于静电电位测试的原理及电场强度的测试原理,根据测试需要选择非接触式中的直接感应式探测原理进行装置的设计。装置设计主要包含硬件电路及软件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包括静电传感器的设计、电压跟随器、前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后级放大电路;软件部分设计了利用XTP2046数模转换器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转换,然后由STC90C51单片机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最终由数码管进行显示,实现装置对测量结果的可视化。通过对硬件部分电路的仿真模拟,确定了所设计的电路可以达到预期要求。通过对带电体电位及其附近的电场强度的测试,验证了此静电探测装置的可操作性,并成功地解决了零点飘移问题。

时  间:   2015年12月17日(星期4)下午3:00
地  点:   中心教学楼610
报告三:博士生报告 时间:16:10-16:40
题  目:靶向金纳米团簇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生物活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报告人:赵亚伟                   指导老师: 赵宏康
摘要: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以及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在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方面的研究上,多种新颖的、纳米尺寸的探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包括贵金属团簇(Au、Ag、Cu、Pt等)探针、碳基纳米结构探针等。GPX 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能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干扰及损害。GPX是细胞内维持过氧化物水平的关键酶类,在控制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GPX与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有些密切相关的联系。对于GPX生物活性的有效抑制可以使肿瘤细胞内的氧自由基的水平增加,从而可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因此为了开发抑制GPX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我们选择将GPX作为目标蛋白,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贵金属团簇与GPX的稳定结合模式,以及其抑制GPX生物活性的分子机制。

报告四:博士生报告 时间:16:40-17:10
题  目:   金属生长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报告人:   颜新青                          指导老师:吕勇军
摘要: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Cu、Pd、Ta,以及CuZr、Ni90Si10、NiAl合金体系在等温等压系综下的晶体生长过程。计算了不同过冷度下的晶体生长速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拟合,发现单质金属的结果与碰撞模型( collision-limited model)符合较好,而合金的晶体生长速度与过冷的的关系符合扩散模型( diffusion-limited model)。对比不同体系的晶体生长速度,发现CuZr的晶体生长速度远远低于其它体系。本文,提出液固界面附近的密度层化将限制原子在该区域的运动,导致扩散系数降低,从而降低晶体生长速度。为进一步验证该观点,对体系在不同压缩程度下,采用等温等体积系综模拟晶体生长过程。发现随着压缩应力的增大,与其它体系相比,CuZr液固界面附近出现增强的密度、应力层化现象,对应着界面层化现象的加强,晶体生长速度减小,上述观点得到较好的验证。


联系方式:物理学院办公室(68913163)
更多信息请关注物理学院网站physics.mylp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