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法学院“精英校友走访”暑期社会实践团系列报道之一——访律师校友:潘巍、李铮、张唯峰

715日至20日,法学院“精英校友走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访了北京地区的三位优秀律师校友,分别是:94级校友、北京市庆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潘巍;95级校友、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铮;96级校友北京市合川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唯峰。

律师是法科学生未来的主要从业方向之一,但是无论是学生本身还是社会公众对律师行业都不甚了解,此行走访的三位律师校友用他们丰富的执业经验为实践团成员做了一次全面的职业剖析。
 
作为一名专业律师,校友潘巍律师在执业中找到了工作的乐趣。他说,不违背原则,不跨越底线,努力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是自己作为律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律师往往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平和的心态是化解压力的良药。虽然自己“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对每一件案子都要做到问心无愧,树立起诚信。潘巍师兄认为,一名合格的律师人才首先要人品好,要值得信任;其次则是有能力,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校友李铮律师把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比喻成一个产品,法律服务的水平越高,产品的质量就越好。丰富的执业经验让他对律师的职业现状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他说,律师应当是很多法科学生的第一选择,然而律师是一项十分消耗脑力和体力的工作。虽然自己曾在重压下很快建立起法律服务产品的标准,但是体力的消耗也不容忽视。因此,同学们未来如果选择律师作为职业,首先要做好辛苦的准备,但是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作为合伙人而言,李铮律师对如何辨别一名优秀的律师有了自己的经验和标准。他认为,一名合格的律师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做人要踏实、诚实、肯干,这是成就一切之根本;第二,要聪明,要勤奋。“特别是做房地产、金融、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们,他们的客户往往都是非常有智慧的商人,客户在给律师讲一个商业模式的时候,有可能他已经深思熟虑过甚至咨询过很多人,所以客户讲过一遍之后,律师不能说自己没听懂,并且还要在大致了解的基础上给客户下一个法律判断,这样才能让客户对自己树立起基本的信心。”第三,则是要有责任心。客户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因此我们必须真正做到把客户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
 

  作为一名主营诉讼业务的律师来说,校友张唯峰认为当前的法学教育与实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脱节,因此他特别建议法学院要多注重应用性法学教育的培养,使bifa88毕业后都具备基本的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最起码四年毕业后,我们的学生应当能写出一份正规、专业的诉状。”对于如何加强应用性教学,张唯峰师兄认为可以模仿其他法学高校“走出去”的战略,在法院或其他有关地方常设咨询亭,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从而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此外,还可以多邀请从事法律实务的人来校讲学,针对某一个焦点、热点案件背后的法律问题、办案流程等与同学们做深入的交流探讨。
  
与律师校友的交流让实践团成员对律师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如何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人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校友们的专业和敬业不仅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将成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强大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