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研究生举行暑期首次读书会

2022年7月9日晚,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法学院四位民商法专业研究生与四位bifa88举办了本学期第七次读书交流会,也是暑期首次读书会。因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读书会依托腾讯会议,以线上的形式进行开展,同学们在孟强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对读书时的感悟进行了交流分享。

2020级法律硕士张静静同学近期阅读了苏力的《大国宪制》与美国学者卡勒德·胡塞尼的《群山回响》两本书籍,此次主要分享了前者的阅读心得。这是一本从历史看宪制的规模宏大的理论著作,书中涉及了许多中国历史,作者想借此来指出,随着历史的延展以及记录的积累,人们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相互关联会有更多的猜测和想象。作者以一个现代宪法学家的视角,超越个体生命的时间跨度,超越一代甚至几代王朝,去研究在更大时间跨度中的人和事,重新在宪制的背景下理解这些人和事,或许现代人会对历史有新的理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者希望借本书激发中国学者关注和思考中国的宪制经验,以及其中的理论意味,避免理所当然的以某种纯基于外国经验的宪制或法律理论来套中国,以更好的应对当代中国的面临相关难题。

2021级法律硕士李奕霏同学近期阅读了程啸教授的《侵权责任法(第三版)》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她分享到,在侵权责任认定中一个比较焦点的问题就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在普通法法系,德国民法典和我国民法典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不同的学说,我国经历了从必然因果关系向相当因果关系的过渡,因为相当因果关系引入了“合理人判断标准”,所以更加科学。举例来说,在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通常难以说有行为必然导致结果,所以在认定赔偿责任的时候通常在认定因果关系后,还会扣除系统性风险造成的投资人损失。《悲惨世界》是以19世纪的法国为时代背景,以冉阿让,卞福汝主教,芳汀,沙威等人物的命运为走向,描绘了下层贫苦百姓的世相。一部伟大的小说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传世,是因为它能够从具象化的个人命运中反映出抽象化的时代特质,这也是我们总在重读经典的原因,不忘我们从哪里来,才能知道我们要到哪里去。

2021级法硕黄文妍同学近期阅读了《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一书,这本书是鲁斯·贝德·金斯伯格的传记,她曾经是美国九位大法官之一,但她所象征的意义却远超于此。她用自己的知识与所处的角色一步步为女性争取权利,她揭穿了保守派在无法阻止堕胎合法化后为堕胎加上诸多限制的阴谋,她的异议意见书引起了大众对最高法院保守派明显站在企业一方所作出的判决的关注,推进了男女的同工同酬。她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新的观点,即性别歧视对男性和女性都是一种伤害,女权运动的敌人不是男权,而是所有人心中对男女分工的刻板印象。近期“罗伊诉韦德案”被推翻,金斯伯格曾经就这个案件的法律推理提出过批评,也曾经对这个案件是否会被推翻表示担忧。她认为应当为生育选择权奠定一种更为坚实的宪法基础,即这一选择权植根于女性的平等权,而不是隐私权。

2021级法律硕士刘昳伶同学近期阅读了美国学者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第11版)》和季羡林教授的《清华园日记》。《社会心理学》是一本教材,这本书很厚,但是作者通俗的表达方式和举例的说明方法让这本书易读了许多,书中提到了很多现象,例如: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可能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闭塞;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人们都会高估它们对自己幸福感的影响,其实我们不会因为拿了满分快乐很久,也不会因为一次不及格难过很久,我们是有恢复力的……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剖析自己的过程。《清华园日记》是季羡林先生在清华读书时的日记,这本书很是亲切,日记中季老先生也会逃课、打牌、吐槽考试,但吐槽归吐槽,该读的书老先生一本也没少读,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做拓展阅读,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见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

2018级bifa88李航同学分享了美国学者霍菲尔德的《司法推理中应用的基本法律概念》和杨本芬的女性三部曲:《秋园》、《浮木》、《我本芬芳》。在《司法推理中应用的基本法律概念》一书中,霍菲尔德将法律关系划分为八个基本概念:权利与义务、特权与无权利、权力与责任、豁免与无权力,两两相反而又两两相关,成为了法律分析的元理论。在杨本芬的女性三部曲中,作者以其母亲和本人为原型,以纪实小说的方式,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至今两代女性的人生经历,书中体现了女性的成长,亦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当今的我们,有着更高品质的生活,有着更大的舞台实现梦想,但是也应当时刻以他们的人生经历警醒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以及祖父母的肩膀上继续前行的,他们与我们同样优秀,但却缺乏我们所拥有的幸运,我们的每一步前行,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们。

2018级bifa88王田甜同学近期阅读了韩大元教授著作的《生命权的宪法逻辑》和天然绘著的《生活蒙太奇》。前书从宪法角度提出了调整“死刑制度、现代科学技术、安乐死”等问题中的权利关系,体现了学者的现实关怀,凝聚了人们的宪法共识。她重点介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推进了宪法理论、体系的发展,增强宪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一方面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科学家们追求的宗旨是“科技造福于人类”,但一些国家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异化,导致科技发展与宪法保障人的生命权产生了冲突。在这个并不和平的年代里,如何化解宪法和科学技术间的冲突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2018级bifa88张晶晶同学这次分享的是《续法窗夜话》一书读后心得。《法窗夜话》作为法学生的入门读物对很多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续法窗夜话》作为《法窗夜话》之续编,收录了法律文化小故事一百则,每一则都考据深入,论证严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对“宪法”一词的考究。从中国的《国语》到日本本国的史料,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张晶晶同学分享到,“疑应速,断宜迟”是读完本书之后最大的收获。作为一名研究者,定论容易,但是想要得出靠近真理的结论却需要慎之又慎。

2019级bifa88曹立军同学分享了王利明老师的《民法》这本书。在阅读第二十一章时他注意到了农家乐、民宿等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脱逸,但是书中没有进行展开,于是他便阅读了相关的文献,给大家分享了农家乐占用农村宅基地的违法性与合理性,农家乐利用农村宅基地发展虽然从法律上来看不值得肯定,但是却甚为合理,从社会经济层面来讲,是一件值得鼓励和推广的做法。这种现象可能就是立法学课上老师所说的“滞后立法”,实践上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我们还没来得及给予它一个合适的名分。最后,曹立军同学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一些建议。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阅读是自我进步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