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良乡校区2020级民商法研究生举行本学期第二次读书会

 

  2020年10月25日晚,法学院2020级民商法专业研究生四位同学举办了第二次线下读书会。根据读书会成员的实际情况,孟强老师推荐了不同的法律书籍,同学们依次根据自己读书所得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畅所欲言,同时大家就各自发言进行讨论。

 

  

  

  首先,读书会就王涌老师的《私权的分析与建构:民法的分析法学基础》一书进行讨论。2020级法律硕士(法学)王思琪同学认为本书以分析法学为中轴,由私权的分析方法推至私权的法律建构。该书嫁接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私法理论,但并不局限于法教义学本身,而是扩展到法史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特别是对于霍菲尔德的法律概念矩阵,作出极其细致的分析和阐述,并且借助霍菲尔德的四组基本概念,对所有权、财产权等经典概念进行了阐明。再就民法上私权建构的一般法律技术,运用基本原理和基础性原则、方法来解释民法学曾经发生过的诸多争论,如法条竞合、权力并存与权利冲突等基本概念和法律上、事实上两种不同的权利冲突形式。最后,从法律关系的角度对救济权概念作了一般定义,分析私权的刑法救济与侵害,并就分析法学对中国民法典编纂所面临的问题解决中可能发挥的方法论作用进行了分析。整体而言,本书是在我国现阶段权利形态繁复的基础之上,认为所有民事权利背后应有一个统一的理念结构,用这样的一种结构可以来解释所有的权利形态,进而去理解它。因此分析法学所具备的高度逻辑性和系统性,是民法学分析、研究问题中最有力的工具,并运用符号学、分析哲学的一些东西来构建法律推理的模型,推动未来“判决”向“算决”趋势的发展。

 

  2020级民商法学硕士许春玲同学则介绍了该书中的部分内容和本次读书的个人感受:本书首先对“分析法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介绍了分析法学的四个源流,即注释法学、概念法学、现代英美国家分析法学和斯堪的纳维亚法律实在论,在此基础上将分析法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并对私权与公权做了详细对比区分。然后对私权的相关概念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从设定、冲突、救济和与民法典的协调几个方面对私权进行构建。全书都体现出了王老师对用法律词语定义应当准确,不可模糊的真诚呼吁。她提到本书中另一个引发她关注的是“私权的救济”,就“效率违约理论”与大家进行讨论,她认为为了维护交易安全稳定和公平正义,效率违约不应当被支持。她指出,王老师关于原权利与次生权利的论述中,“法律实质是保护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非权利本身,形式上侵犯权利但并不有损利益的违法行为不应被惩罚”这一观点,使她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她分享到,阅读本书时,给她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霍菲尔德理论”,此理论较为复杂,第一遍看并不会在脑海里形成自己的逻辑需要重复翻阅,在反复翻阅中整理出其中的逻辑,对她来说是一次考验也是读书中的一次突破。

 

  2020级法律硕士马倩南同学关于民法分析学在我国的实践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早年由于中国民法发展需要,民法学说主要经台湾地区而继受德国,基于此,我们时常陷入不属于我国现实问题但需要按他国的民法概念所限定的方向进行研究。根据波赫南的理论,概念分为两类:“民俗的”和“分析的”,我国民法学说继受的主要是一个民族(罗马民族)在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概念,与我国实际情况并不适配,那么依靠分析法学去建构精准的法律概念来改造、加工,不失为一个可实践的方法。同时,根据霍菲尔德的分析理论,作者结合其他理论进行逻辑论证,希望能构建具中国特色的民法分析学,使得民法概念更加精准,三段论法律推理更为准确。其中以所有权、不完全所有权等概念为例来展现民法分析学的优势所在。在书中的最后,是关于私权的救济,无救济无权利,佛山小夫妻的“倒卖车票案”清晰的展示了分析法学的重要性,何为倒卖?基于行政规章含混不清的法律概念让公权力的边界扩大化,执法机关的解释实际上起到的是”造法功能“,此时的法律成为公权力的背书,失去精准化的法律概念如同拔牙老虎,毫无公信力可言。那么分析法学作为精准化工具能否完善我国民法体系?相信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随后,2020级法律硕士朱振雄同学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郭锐副教授的《人工智能的伦理和治理》。这本书主要传达了下面的声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伦理陷入了困境,当面对复杂问题的事的重要决策由固有的算法和和程序作出时,容易诱发系统性的社会问题。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规则和秩序来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平衡科技发展的引导和伦理道德的秩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大数据杀熟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学上的价格歧视,影响的只是公平交易和市场秩序;但是智能算法推荐、金融风险控制、自动驾驶决策对社会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入的。算法推荐意味着人类的思考受到少数程序设计者的引导,在“信息茧房”中,程序善恶与否影响着大量的用户;在金融风险管控中,整个风险体系是由整体的数据和标准值决定的,而金融盈利的本质是投资组合回报的最大化,但是某些系统性的危机却不能及时发现,同时,当金融技术提供商处于绝对优势时,金融决策容易高度集中,一个小问题就可能殃及市场;自动驾驶遇到危急是优先保护行人还是车内乘客引爆舆论,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关注,以及如何明晰过错责任和产品责任等问题成为了人工智能技术讨论的交锋点。在引领科技向善的过程中,如何安全高效利用技术值得我们思考,也期待技术进步,社会和谐。          

 

  高尔基曾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幸福和有意义。”书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我们见识世界、思考人生的途径之一。我们能通过读书会这一形式,阅读大量书籍,倾听同学们思考所得成果之论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