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动态

法学院师生参加第三届数字正义论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治理与传统治理的沟通与衔接”学术研讨会

2023年12月9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网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协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正义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数字正义论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治理与传统治理的沟通与衔接”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议中心第八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互联网法院、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华东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百度公司等高校和实务部门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我院彭海青教授应邀出席此次研讨会,博士研究生张竞丹参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学科群秘书长龙卫球在致辞中指出,数字正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内涵丰富的概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一种正义形式。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国家和社会治理在治理理念、方式、手段、规则等维度上均发生深层变化。数字治理与传统治理之间也存在多重张力,传统治理体系的结构亟待转型升级;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在致辞中强调要推动科技与法治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为法治增添更多科技含量和智能元素,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友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数字治理与传统治理的转化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衔接问题,也要关注数字治理下不同群体的需求,秉持数字治理以人为本的根本准则,以服务人、造福人为根本目的。时建中教授、梁坤教授、苏宇教授等20名专家学者及实务工作者在三个单元分别就《政务数据开放的目标及制度保障》、《网络犯罪国际公约中服务提供者的实时协助取证》、《政务数据安全的制度保障》等进行主题发言;包柠榛博士等7名征文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得者针对各自的获奖论文展开交流探讨;何挺教授等4名专家学者结合主题报告进行与谈评议。

我院彭海青教授应邀在第二单元进行与谈,她充分肯定了梁坤教授等6名专家学者的主题探讨意义并对其主要观点进行评论:一是在《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即将生效的大背景下,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也需要深度考虑数字化问题,并且基于我国对司法过程中国际公约转化适用而非直接适用的要求,所以需注重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沟通和衔接;二是当前各国都希望推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朝向自己利益发展方向,我国也应当抓住时机,借机纠正旧国际秩序中不利于中国的因素,以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新公约中更多的渗透中国立场和利益表达;三是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将著作权制度视为一个制度工具可以更好地解决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四是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这种专门的网络保护规范外,还应注重《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家庭教育层面的意义,强调社会协同,建立健全家庭、bifa88、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五是欧美等国对人工智能治理模式的不同深层次反映出两大法系国家权力制约与公民权利保护的传统理论逻辑差异。《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特色优势,以及对未来在国际化视野下的人工智能发展保持国际化视野的重要性;六是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背景下,从理论底层逻辑着手研究,追随理论源头,夯实理论基础的研究方法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