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

好文推荐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 好文推荐» 时文共赏

大学精神是大学素质教育之魂

郭大成  孙刚成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1]“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2]它在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引领、激励、凝聚、定向和涵化作用,保障大学在合乎自身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健康发展。同时,大学精神从思想文化上引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人类创造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学素质教育是在人们质疑是否只有中小学才需要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顺应大学人才培养变革趋势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1994 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同志在当年的委属院校校长书记会上,正式提出教学思想改革必须注重素质教育;1995年9月,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议”,周远清同志作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报告,提议在30 所大学试点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后来实际试点了52所院校,这标志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正式起步;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实施大学素质教育正式上升为国家行为。

近20年来,在大学素质教育思想和理念引领下,中国大学在人才培养观念、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所提升。然而,人们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本质等问题尚存争议,大学素质教育内涵异化现象和背离其本质而为的现象仍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大学素质教育的内涵需要与时俱进,其发展更需要借助大学精神实现跨越。以大学精神为魂,可以很好地引领大学素质教育发展,为大学素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信念意旨和方法指导。

 

一、大学精神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价值导向

(一)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使人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是人生命追求的价值取向,是个体或群体人格体系的核心与动力机制,也是文化的核心要素。[3]大学价值观教育是大学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地养育学人科学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素质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它既包括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也包括对大学本质和大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所以,它既是学人养育的关键,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精神指导下的价值观教育可以净化学人灵魂,赋予学人文化的灵动与丰富,让学人在物化的浮躁中拥有心底的淡泊与静谧,让学人精神带动高雅文化的回归,呼唤精神世界的富有。我们要将以爱国和有骨气为核心的中国精神与以学术自由和崇尚真理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加以融合,形成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以人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旨归的中国式大学价值观体系。

(二)大学精神是大学价值观教育的核心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人持有并努力传播的价值观及其体系,具体包括四个主要因素,即以大学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对国家、教育事业、学术事业与对bifa88强烈的认同感与责任意识,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等作风的行为表现和作为bifa88生存与发展精神支柱与激励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的巨大影响力,它们分别融合为个体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或社会价值观等的核心内涵,并内化到学人灵魂深处,实现对学人的涵化。大学精神指引下的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人自觉自愿地树立完全献身于科学事业之志向,使大学师生产生自己是为研究而存在的神圣感,并富有创造性和成就感地快乐奉献于学术研究。同时,作为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大学精神是大学人群体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它既体现为大学本质的恒久不变性,也表现为大学个体的个性特质。大学精神具有强有力的历史延续性,它通过师生员工在办学过程中的价值判断、目标设定、评判标准、基本信念、情感指向和行为规范,以及校园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等多种方式体现出来,并以涵化的方式对进入该环境的个体或群体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深刻影响,使之在其中表现出一致的价值观及典型特质。这一共同价值观正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精神支柱。所以,大学精神对大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引导过程就是使大学人将大学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并勇于实践,逐步形成学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过程。这种精神被内化为大学人的学术信念和道德规范后,就会成为道德自觉与文化自觉,并衍生出尚真求知的不竭动力。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根本体现。

(三)大学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需要借助大学精神实现涵化

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大学人的理想人格养成,帮助学人在成才的过程中先成人,其关键则是价值观塑造与信念养育。只有生成大学人的科学价值观才能获得大学与学人的内在认同与精神气质,才能实现大学精神对学人价值观与大学素质教育的引领和大学精神自身的与时俱进和发扬光大。大学是学术探究的场所,大学人更需要用自由超越的精神引领自己不懈的学术追求。所以,大学素质教育需要借助大学精神提供的价值导向,通过融合大学精神衍生出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核心课程、校园文化与学者风范等隐性课程和课外活动与社团活动等非正式课程等的核心功能塑造学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并形成坚定的信仰与文化自觉,提升渴望学习与发展的欲望和独立学习与建构的能力。为此,大学需要把它所认同并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认为正确且理想的价值观传授给大学人,从而使学人成为它所认为的理想的人,帮助学人在对真理的无止境探索中逐步形成以为社会追求真理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核心的大学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4]这种通过大学精神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既是大学素质教育的追求,又给大学素质教育在学人价值观养育方式上以很好的启示。

 

二、大学精神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信念重塑意旨

(一)大学精神可以外化为支撑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以信念为主体的群体意识

伯顿·克拉克认为:“学术系统在象征方面是富有的,它的成员献身于特定的象征物,常常依附于更广泛而坚定的思想意识,同时异乎寻常地为爱所联系。[5]所以,大学精神可以以其深厚的文化传统积淀和理念的明晰性,逐渐化为以信念为主体的大学人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铸就大学形象,提升大学声誉;大学形象和声誉是对大学精神的传播和辐射。具有大学信仰的学人故事、传说和模范人物事迹渗透着大学精神,同时也对大学形象和声誉做出贡献。大学形象和声誉可以产生对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故事和传说可以产生强大的感召力。”[6]

(二)大学精神引领下的学人信念是技术工具理性社会下凝聚学人的强大向心力

大学作为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它从事的是以精神性活动为核心的人的养育活动,这种活动尤其需要信念激励,需要信念的凝聚与促动。所以,大学素质教育的另一核心任务就是把学人价值观通过信念养育习惯化,成为学人的道德自觉与文化自觉。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强劲需求,面对环境破坏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压力,世界都在呼唤大学精神的回归,大学素质教育在这个特殊时期迫切需要在大学精神引领下找回学人的信念意旨,重塑学人信仰。在大学里从事高深学问探究的人,更应该淡化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专注于精神生活的富足和理想抱负的实现。因此,大学精神成为大学吸引、凝聚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关键因素。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主要在于大学所独具的高雅精神气质和浓厚的自由学术氛围可以吸引大批大师级人物和求学若渴的学人,他们既会孜孜以求,忘我地探究学问,也会逐步形成学人信念,对自己热爱的专业和所在的大学付出绝对忠诚。这种在大学精神熏陶下养育的学人信念,“以其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维系着大学的发展目标,协调着专家学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学术差异,鼓励他们进行学术对话与思想交流,推动他们依据一定的规范进行有序的教学与研究,从而作为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强大动力推进大学目标的实现”。[7]

(三)大学精神内含的精神超脱是学人信念超越于物化躯壳的精神慰藉

信仰的高层境界即是超越与超脱,而超越与超脱需要自由的境界。所以,当前,大学素质教育亟须摆脱现实的物化或窄化的技术导向,借助大学精神引领学人实现精神超越,帮助学人淡泊净心专注于自己热爱的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8]是合理驾驭制度与规范的自觉与自为。大学精神表现为一种合乎规律、合乎规范之下的精神超越。所以,设计完美的大学素质教育,“其目的应该是使纪律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的结果,而自由则应该因为纪律而得到丰富的机会”,[9]这样,大学人才能够成为有信仰、能超脱的学者,才能够成为敢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追求者。

“大学是研究和传播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10]是独立思想培育与传承的中心。所以,这个领地需要自由超越,这个领地是大批有信仰有追求的学者栖息的乐园。作为已经走进社会中心的大学,它需要适应环境,但是,它更应该保持大学本质的东西,否则就会成为变异的物种,而非大学的延续。中国大学人同样如此,而且中国大学人更迫切需要坚定的学术信仰和自由超越的精神。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说:“国家在整体上……不应就其利益直接所关系者,要求于大学,而应抱定这样的信念,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由此而来的收效之大和影响之广,远非国家之力所及。”[11]所以,我们需要早日建构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在保证大学学术治理与学术自由的前提下,还大学一块儿学术净土,给大学人一份可以超脱的精神自由。

 

三、大学精神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方法指导

(一)大学精神自身的演进过程为大学素质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通过实践的积累和不断实践总结升华而来的。”[12]中世纪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被教会控制和利用。但是,教会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一,帮助大学人清心寡欲,获得心灵的宁静,在一个相对稳定、较少世俗干扰的环境中以虔诚的心态进行知识探究和发现;第二,将教育与信仰结合起来,使教育自身成为一种学人信仰。[13]文艺复兴之后,大学作为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更是激发了人们对知识惊人的热情,并产生了卓越的成就。正是在这个时期,大学精神的恒久内涵深刻地得到诠释。二战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质与技术对人们心灵的冲击快速膨胀,欧洲中世纪产生的大学,在内涵、目的、结构、职能、内容等方面产生了超乎我们想象的变化,大学走出了“象牙塔”,大学精神被淡化。但是,随着新时期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提大学精神,倡导大学精神的回归,开始感觉到大学发展不能离开大学精神的指导,大学人的精神世界无法脱离大学精神的依托。

自12世纪中叶现代意义的大学问世开始,人们主要凭借独处玄学或神学的领地从感性上追求“超凡脱俗”的尊严。到19世纪初,洪堡开始倡导以探究的方式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继而发现规律,并通过知识的追求促进创造性思维和修养的完善。他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带有忘我性的致力于为人类带来至善的福祉的执着。随后,纽曼发表《大学的理想》,提出在高等教育中最终的结果是使学人的认识或思维获得自由。这种“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的认识激励学人不断探究,力图在普遍知识的追求中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认识与丰富自我,从而使这一思想成为近代高等教育认识论哲学的奠基石。20世纪30年代,赫钦斯在反对大学放弃原有目的去适应社会各方面需求而办学的现实中,提出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智慧和至善,应该是培养具有智性美德的真正的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永恒学科”为基础的“通识教育”模式。大学精神这种认识论的哲学演绎过程无疑从思维方式的高度启示大学素质教育必须回归到人的本性观照上来,让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帮助学人更好地认识自我,丰富内心世界,完善理想人格,增强责任意识。

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开办,到洪堡和纽曼的大学理想,再到赫钦斯的理想回归,大学精神自确立之日起,历经千锤百炼,外在表述虽有演绎变化,本质内涵却屹立不倒、历久弥新。但是,大学素质教育从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提出到快速上升为一种实践指导,继而成为以政策为外在形式规范实践操作的国家行为,已经远远超越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理念的价值或功能,当前的工作已经成了一种把理念转化为实质性行动的阶段,进入了“从一种模糊性的话语理解转化成具体的教育行动规则”的阶段。[14]但是,大学素质教育尚未完善自身的体系,尚需补充营养,亟须借助大学精神和其他可以借助的东西,尽快满足作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国家行为的诉求。

(二)大学精神内引与外化的气场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了落地之基

大学素质教育要落地,要达到培育有思想、有文化、有涵养、有追求、有使命感的优秀公民的目标,必须借助大学精神自身演化的方法论指导,融合通识教育模式,建构全方位、多层次、交互式的多维校园文化空间。大学精神引领下的大学素质教育作为理念的渗透是对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等的指引、启迪、涵化和陶冶过程,它通过形成多维的校园文化氛围,促成人与人之间自然与自觉的相互影响,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对话。更为重要的是,承载着大学精神的学者的学术追求与思想、治学态度与精神面貌、坚持真理的执着与超越、睿智的言行与洒脱的举止等,无不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这种渗透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但其作用效果却是深远而持久的。

校园文化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大学人精神栖息的灵境与港湾。所以,大学精神的养育与发扬应与大bifa88园文化建设同步进行,力争在浓郁的大学精神氛围中形成具有自由与超越、批判与创新、求真而务实、争鸣但兼容、特色与多元、宁静而致远等特点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氛围可以为大学人提供广阔的学术思想自由驰骋天地,可以通过崇高的信念感召,帮助学人养成勇于批判、敢于质疑已有观点和思想的良好学术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催生创造性成果,甚至促成新学派的形成;这种文化氛围还应该促使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促使教师用自我反思与批判的方法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盲从或循规蹈矩的定势中超越出来,养成用自己的头脑去发现问题、判别问题、分析问题的好习惯,催生具有批判精神与良好思维品质的创新型人才。这些弥漫在大学里的优秀人文传统和人文风气、先辈学人走过的足迹、大家学者的榜样风范,都将作为无处不在的文化力量,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信念重塑、道德意志养育、感情陶冶、心灵成长、思维发散等起着耳濡目染的涵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

[2]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348.

[3]莫尼卡·泰勒.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3(5).

[4][7]方展画等.大学精神:大学生命的灵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

[5]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85.

[6]王志刚.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3(7).

[8]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5.

[9]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5.

[10]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0.

[11]Humboldt W V.ǚber die Bedingungen,unterdenenWissenschaftund Kunst in einem Volk gedeihen[A]. FlitnerA. W.v.Humboldt———Schriften zur Anthropologie und Bidung[C].Frankfurt/M,1984.85.转引自: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5.

[12]张婉娟.运用大学精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途径与方法探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13]徐小洲,王晨.西方高等教育认识论的哲学基础[J].教育研究,2001(8).

[14]苏君阳.素质教育认识的误区及其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6).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