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ifa88.com-88bifa必发官网-bifa88

国(境)内外合作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交流» 国(境)内外合作» 境内交流与合作

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参加陕西师范大学终南论坛

 

  2018年9月1日,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庞海芍、副秘书长曹莉、副秘书长董宇艳参加“终南论道·高校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并做报告。本次研讨会由陕西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术活动中心隆重举行。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李贵安主持开幕式,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卢胜利和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尤西林分别为大会致辞。

 

 

  来自香港及大陆30多所高校的90多名学者与管理人员共聚一堂,围绕“高等教育与通识教育”话题,就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在高校开展通识教育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庞海芍做了题为“通识课程:从‘多-大-水’到‘少-小-精’”的报告,理性揭示当前通识教育面对的困难:由于对通识教育定位不清,通识教育发生“概念漂移”,在开展过程中,缺乏精心设计和政策激励,通识选修课普遍存在“结构乱、内容杂、质量差、地位低”的困境,因此被学生们戏称为“水课”、“选休课”、“混学分课”等。庞海芍认为通识课是人文化专业课,而非“灌了水”的专业概论课,其教授必须能够擅长心灵的沟通。

 

 

  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曹莉做了题为“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新探索”的报告,对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过程进行介绍。曹莉认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关于价值观、方法论和知识结构的教育,与清华大学所倡导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高度契合。通过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建设的实践经验,曹莉提出了由通识教育出发,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可能路径。

 

 

  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董宇艳做了题为“通识教育与全人理念的思考——台湾地区考察体会”的报告,以我国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等高校为例,重点探讨了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与运行模式。她认为通识教育不是专业以外的补充教育,而是建构专业基础的教育;通识课程不是浅化的专业课程,而是具有整合性与贯穿性的课程;通识课程不是在教有趣的东西,而是以学习者为本位,建构其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

  与会嘉宾纷纷做出了精彩而又深刻的报告,分别是: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报告了“有根、有魂、有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复旦大学的实践”;香港中文大学梁美仪分享了“通识教育与理想的大学教育——香港中文大学的探索”;陕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尤西林针对 “通识教育的公共性涵义及其意义”提出了深刻思考;北京大学赖和平博士解读了“中华古典‘内圣’教育与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铁芳分享了“培养有格局的中国人:大学通识教育之魂”;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陈文超分享了“践行通识教育理念,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任军锋报告了“这是通识核心课,不是通俗概论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曹印双分享了“人文通识教学中的问题维度与实践对策”;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分享了“塑造灵魂与灌输知识——对同时教育本质的思考和外事学院的实践”。

  此外,会议举行了《通识教育文献选辑》新书发布暨赠书仪式。该丛书由陕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尤西林团队历经三年系统整理而成,丛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次会议的举办,恰逢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召开、“成都宣言”发布、全国高校纷纷吹响建设一流本科冲锋号的关键时刻。会议的召开,对于推进全国的通识教育改革,指导各与会高校进一步做好通识教育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审核:庞海芍)